股指期货-期货开户-交易手续费佣金加1分-保证金低-期货公司排名靠前-万利信息开户

留意是否有新得政策利好 宏觀早評

2025-06-20
瀏覽次數:
返回列表
通過期貨開戶網辦理期貨開戶,享期貨交易手續費60%的優惠,可調低到交易所保證金標準,國企背景大型期貨公司。可以手機開戶,或者電腦網上開戶,一般20分鐘即可辦完手續。

昨日金融市場整體呈現振蕩態勢,股指、貴金屬和國債三大類資產各有異動。以下我將從市場動態、基本面驅動和投資邏輯三個維度,對原文內容進行重寫并展開詳細分析說明。分析將覆蓋股指、貴金屬和國債三個主要領域,強調當前市場核心矛盾、潛在風險及交易策略。

股指市場分析 :昨日四大股指(如滬深300、上證50等)均窄幅振蕩,兩市成交量維持在1.2萬億元水平。盤面上,能源板塊受益于地緣風險升溫而領漲,醫藥板塊則因避險情緒減弱領跌。基本面來看,美國直接干預伊朗沖突的概率上升,推高全球避險情緒,但能源板塊因此獲得支撐。同時,中國最新零售消費數據超預期,顯示經濟韌性,但增長主要依賴國家補貼政策,內生動力不足。當前宏觀環境仍處于通縮緊縮格局,地產行業尚未企穩,企業盈利回暖預期較弱。投資者需關注陸家嘴金融論壇可能釋放的新政策利好。即便經濟基本面未明顯改善且地緣風險加劇,股指仍表現韌性,這表明市場核心驅動力并非企業盈利,而是資金面寬松和政策托底下的風險偏好提升。若政策利好未能及時接續,半年報前市場可能面臨業績壓力,導致股指回調。綜上,股指當前氛圍偏強,但缺乏基本面或政策的實質性驅動,交易策略上建議逢低做多遠月深度貼水合約,以捕捉政策預期帶來的溢價空間。

貴金屬市場分析 :貴金屬近期主要受地緣政治驅動,上周伊以沖突升級后黃金快速拉升,但當前走勢混亂:白銀與美元指數同步上漲,黃金卻相對疲軟振蕩。市場可能在定價避險情緒,但黃金前期漲幅已部分透支溢價,導致走勢回歸美元主導。美國5月零售銷售月率錄得-0.9%(預期-0.7%),核心零售銷售月率-0.3%(預期0.1%),分項數據顯示機動車和家具銷售顯著回落,反映關稅政策樂觀預期消退后的需求下滑,但服務項受薪資支撐保持韌性。美國5月工業產出月率-0.2%(預期0.1%)和產能利用率77.4%(預期77.7%)均疲軟,強化經濟放緩信號。美聯儲“傳聲筒”暗示若非關稅通脹風險,本周可能已準備降息,加深市場對美聯儲政策定力的預期。盡管數據疲軟,地緣風險推高油價及通脹不確定性,市場仍定價9月降息,美元反彈則拖累貴金屬表現。關稅方面,特朗普政府推進藥品關稅,英德日等國談判進展緩慢,若實質性突破有限,可能支撐貴金屬避險屬性。地緣上,伊以沖突升級概率加大,將推高風險溢價。同時,美參議院通過公司稅收減免法案及穩定幣法案,試圖緩解債務問題,美債利率高位振蕩,但累計赤字增長對債務邏輯構成基礎支撐。貴金屬長期受債務邏輯和地緣風險驅動,風險未消,需警惕美國股債匯市場波動。日內美聯儲利率決議及點陣圖公布是關鍵,交易上建議以地緣溢價為主線,保持謹慎,避免追高。

國債市場分析 :昨日國債期貨低開高走,主力合約TL、T、TF、TS分別上漲0.24%、0.14%、0.15%和0.08%。央行公開市場操作凈回籠1833億元,疊加1820億元MLF到期,但流動性整體保持平穩。此表現反映市場對經濟放緩的預期增強,尤其在美國疲軟數據和國內政策托底背景下,國債作為避險資產吸引力上升。央行回籠操作未引發流動性緊張,表明當前資金面寬松格局延續,這與股指驅動邏輯一致。展望后市,若經濟數據進一步弱化或地緣風險發酵,國債可能延續偏強走勢,但需關注政策端是否釋放逆周期調節信號。

整體結論與策略建議 :當前市場處于政策預期與地緣風險主導的階段。股指依賴資金寬松和風險偏好,但基本面薄弱,建議逢低布局遠月合約;貴金屬受地緣和債務邏輯支撐,但短期溢價透支,交易需謹慎聚焦事件驅動;國債受益于避險和流動性,可適度配置。風險點在于政策落空或地緣沖突超預期惡化,投資者應緊密跟蹤美聯儲決議、陸家嘴論壇及中東局勢。


本文目錄導航:

  • 自選果蔬超市如何定價
  • 留意是否有新得政策利好
  • 中石油股票跌到8元錢每股有可能嗎?
  • 營銷人如何發現新客戶信息

自選果蔬超市如何定價

一、確認訂價目標企業經營的目的是為啦要賺取利益,故其價格訂定一定牽涉到利益的回收,亦即應先找出利潤目標,但要怎么樣來找出這個目標呢?我們可從“損益平衡點”的觀念來著手,其公式為:損益平衡點=固定營業費用÷(1—變動成本÷銷貨凈額)=固定營業費用÷(1—成本率)=固定營業費用÷(毛利率—變動費用率)假設一家400平米的超級市場,每個月需要500萬元之費用,而超級市場平均的毛利率有20%,且變動費用率為“0”損益平衡點為:500萬元/0.2=2,500萬元,亦即該超市每個月要做2,500萬元之營業額才不會虧本。 如果我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一家超市在商圈調查時,大概每個月可做3,000萬元之生意,而該超市大概的費用支出每月需600萬元,則其平均毛利率一定掌握在600萬元/3,000萬元=20%,才算平衡,亦即毛利率如低于20%則會產生虧損,高出才有利潤。 而此損益平衡點需要的毛利率,那就我們最簡單的訂價基準。 如某項商品,其進貨成本是80元,我們預定的毛利率是20%,則該商品的售價應為100元,則可采用以下:售價=購入成本÷(1—預定銷售毛利率)=80元÷(1—0.2)=80÷0.8=100若改用傳統的成本加二成的算法,則可能得出來的毛利率會降至16.67%,其算法如下:80元+(80×20%)=80+16=96元;其毛利率變成(96元—80元)÷96元=16.67%而非20%。 商品計劃人員在為商品訂價時,一直要在腦海里存有這個訂價目標,碰到競爭或消費者無法認同這個加價率而一定削價時,一定要想方法增高其他敏感度較低的商品的售價或降低進價,以彌補虧損。 總之,整體的訂價目標要高于損益平衡所需的毛利率目標,才干獲取利潤。 二、確認真正的成本要找出商品真正的原價,首先一定對“步留率”有所啦解。 步留率源自日本,由于中國尚未找到較合適且足以詮釋其意義的用語,在此只有先予延用。 所謂步留率大多用于生鮮食品,意指生鮮食品經處理后,可販賣的部分與原有全部之比率。 例:100公斤的高麗菜,經去外葉后,所留下來能夠販賣的只有80公斤,則80÷ 100=80%,其步留率那就80%。 超市各部門的經營者,都一定對蔬菜、水果、鮮魚、肉類之步留率有深入的啦解,如此,在訂價時才不會出錯。 步留率雖然亦參考有關單位或同業,但在經營的進程中,仍要不斷的印證。 例:我們每天都要賣吳郭魚,只要我們啦解進貨時的數量,在去魚鱗、魚肚后,再加以過磅,假設處理前的重量為80公斤,處理后剩65公斤,則步留率=65/80×100%=81.25%經過一段時間之總計后,我們可算出其平均值,這個平均值那就我們算出原價的依據。 如上述的吳郭魚例子,80公斤的進價花啦2000元,進價每公斤為2000元÷80= 25元,但實際上我們能夠賣給消費者的只有65公斤,因此我們真正的原價是2000元÷65公斤=30.77元。 如用步留率求出原價,則其公式為原價=進價÷步留率=25÷0.8125=30.77元,一般我們在每日進貨后,都一定要先將進價換算成原價,如此才不會在設定賣價時虧本。 而就干貨,好些廠商為促銷其商品,也有好些折讓方法,例某碳酸飲料,每箱(24瓶)牌價是300元、在促銷期間的優待如下:①10箱以上,每10箱送1箱②30箱以上,每箱折讓5元③50箱以上,每箱折讓10元④100箱以上,每箱折讓20元某超市大量采購,進貨100箱,則其原價應是(100箱×300元/箱—100箱×20元/箱)÷100箱+10箱(搭贈)=(30,000—2,000)÷110=254.5元/箱該碳酸飲料小量進貨的成本每罐是300元÷24=12.5元,大量進貨后,每罐的成本為254.5元÷24=10.6元這個價格那就前面所說的成本容許值。 在沒競爭的情況下,我們仍依正常的加價率,如仍以前述的二成來計算,則12.5÷0.8=15.6元,可設定在巧或16元,在碰到競爭時,最低的價格不應再低于10.6元,如果該項商品訂價仍無法與同業競爭只有另覓他途,,三、訪查競爭者的價格“訪價”是設定價格最好的依據。 在步入競爭導向的時代里,幾乎已沒哪些才是“合理的價格”,有的只是“競爭的價格”。 我們在做訪價活動時,不僅要啦解同業的售價,有時甚至要啦解相近業態的售價;如超市一定啦解量販店零售店等的賣價。 一般超市都有固定的人員在做這項工作,但從事商品計劃的人員,亦須時常到其他超市或零售店去比較,一地方啦解價格,一地方也可發現幾個自己尚未引進的商品,并觀察出業態或商品的走勢。 訪價不僅要對末端的零售價格進行啦解,在生鮮食品地方,對果菜、魚肉等市場的進貨狀況、拍賣行情、毛豬的牌價等都要設法去取得,以做為定價之依據。 有啦同業的價格后,如果不想引起削價競爭,則應參考多數同業的價格來訂價,如果在品質或鮮度上較別家超市特殊,則因價值較高,售價也可稍為拉高。 如果從訪價或競爭的角度來看,就沒哪些價格政策可言啦,但商品計劃人員仍要以同業的售價與自己的進價做比較,如低于我們的定價目標,則顯示可能是我們的進貨價格太高或我們的費用率太高,這些都值得檢討。 四、考慮環境的因素價格訂定時,除啦要啦解自己本身的狀況外,對自己的訂價目標、產品的原價及隨時在變化的四周環境,也要有很高的敏感性。 在環境地方要留意的為:(一)同業的價格動向也許表面上風平浪靜,但競爭者可能隨時在準備下一波的攻擊。 同業在辦促銷活動時,除非我們采用不同的促銷策略,如同業用特賣,我們用抽獎,各自吸引不同階層或不同需求的客層,否則在同業做特賣時,最好亦適度跟進,才干使自己更具競爭力。 (二)季節變化的因素在季節更替時,商品也隨著改變。 如夏季來臨,冷飲上場;冬季來時,火鍋因應。 商品計劃人員應啦解季節的變化,并借此控制消費者的需求。 要留意的是,季節性商品的推出應把握最好時機,如秋冬變化之際,第一波寒流來臨時,適時推出火鍋商品,必定會有不錯的銷售業績,因為此時消費者的需求較高,如推出太晚,當消費者已被喂飽啦,需求的頻度已降低才來推出,銷售的契機就已喪失。 此外在季節更替時初推出的商品,其售價應酌予降低,借以吸引消費者的留意。 (三)氣候變化的因素我國幅員遼闊,氣候的變化非常大。 尤其在夏季時,應特別留意季風動向的變化。 (四)啦解整體供需的狀況當供過于求時,價格政策只能以通常的價格銷售;當需求大于供給時,可適度的調高售價。 尤其生鮮果菜,常因季節更替,或氣候的變化而產生供需失調。 而就其他的商品,因取代性高,較難回復到以往的“賣方市場”。 五、找出消費者心目中的價格帶消費者在購買東西時,對各種商品都有其認知的價格,也那就消費者所能接受的價格范圍,此即價格帶。 例:消費者認知的柳丁價格每公斤不應超過20元,柑桔應在20~30元之間,芒果應在80元下列,若在這些價格帶以上,這些產品可能就很難被接受。 如因泰國榴蓮盛產,價格降低,以往一個榴蓮在2~3公斤間,每個在超級市場須要賣80元~10元。 今年某家超市把握啦契機,乘機辦啦榴蓮的促銷活動,以每個約30~50元的價格出售,結果平常平均每天只能賣出1~2個的榴蓮,促銷期間,每天可賣出20~30個。 因此有這種業績,主要是因為消費者已認知榴蓮的價格帶應有每個80元上下,現在價格帶降低,使消費層面擴大。 商品計劃人員在規劃商品時一定要依據消費者的價格帶來規劃,讓消費者有物超所值的感覺,這樣銷售的速度才會加快。

中石油股票跌到8元錢每股有可能嗎?

完全有可能如果國際油價還是100美元以上。 那么跌到8元是合理的,另外如果公司沒有辦法贏余。 那么股票將失去投資價值,如果油價跌到80美元,那么12元的股價還是合理的

營銷人如何發現新客戶信息

每個地區的黃頁可能算是客戶信息量最大的一個寶庫了,很多營銷人挖掘客戶的第一步就是把黃頁翻遍,幾千幾萬個打過后,即使沒有一個成功的客戶,肯定也有收集了一些潛在的客戶信息,更重要的意義在于熟悉了業務知識,鍛煉了自己的心態,熟悉了當地的整個客戶群體。 因此,如果一個剛踏上營銷的新手沒有更好的發掘客戶的方法,最好的方法就是把黃頁上的客戶熟悉一遍。 案例:某網絡公司小王,2000年最初踏上工作崗位后,以其勤奮、刻苦的工作方式,每天播打80-120個公司的,用了近一個月的時間把其地區的黃頁上面的單位聯系了一遍,雖然沒有簽單,但積累了20多個意向客戶,在接下來的幾個月中,小王通過不斷地跟蹤,成功的簽下了十幾個單子,較快的大開了自己的業務市場。 二、關注媒體信息一個營銷人,應該有種捕捉客戶信息的職業敏感,因此每天應該瀏覽當地報紙、雜志等媒體上面的各種信息,每天應該堅持收看本地的電視新聞和電視廣告。 媒體上面能夠透漏的客戶信息大概分為三種類型:1.硬廣告:企業的產品推廣廣告、開業廣告、招聘廣告、軟文廣告、形象廣告等廣告都是捕捉客戶的“優質”信息,應該迅速的查閱相關廣告企業的信息,尋找、分析廣告信息與自己產品的結合點,立即與客戶聯系。 2.新聞廣告:某些企業通過媒體關系為自己的企業形象或者產品做“新聞”形式宣傳,營銷人應該能夠透過“新聞”看本質,迅速與該企業取得聯系。 3.政府公告或者政策信息:政府通常每年會有一些評選活動,比如“十高企業”“十大企業”“明星企業”“明星品牌”“優秀企業家”等等的各種評選,這些參與評選的企業也是營銷人眼中的“績優股”。 另外,一個地區重大的政策利好的發布,營銷人也應該通過敏銳的嗅覺發現其中的價值,立即確立受利好影響的相關行業中的企業名單,尋找結合點,快速出擊。 案例(以第三項為例):某建材廠路面磚銷售人員李某,通過媒體看到某沿海開放城市一篇《改造城市環境,創建旅游城市》的文章,立即想到了該城市要改善環境,肯定會在道路上做文章,其廠里生產的各種路面磚規格多、質量好,李某認為這是一條非常重要的信息,于是立即動身到了該城市,通過迅速的打通關節,及早的拿到了招標書,歷經半載終于拿下了該廠的一個大單。 如果李某沒有從這篇文章中發現機會,即使將來能夠收到該城市的招標邀請書,也很難把這項業務做成,李某因此得到了廠里的重重重獎勵,而且還被升為了銷售部經理。 三、充分利用互聯網互聯網的飛速發展,使其成為了繼傳統的電視、報紙媒體后的第三大媒體,互聯網跨越了時間、空間、語言的局限,巨額的資訊量吸引了越來越多的注意力。 銷售人員應該通過互聯網搜索與自己業務相關的客戶信息,通過發送郵件、在一些免費提供的發布平臺上發布產品廣告、在相關專業網站(社區)發表專業文章等方式挖掘和吸引新的客戶。 熟練的運用互聯網發展客戶和維護客戶已經逐漸成為了一種趨勢。 案例:某外貿公司業務員張某,在完成公司交代的業務同時,不斷地登陸美國、加拿大的一些商業網站發布一些公司的介紹和產品的信息,還到處搜集國外相關公司的EMAIL,不斷的把自己公司的信息發送給他們,一年之內張某成功的開發了三個重要的新客戶,使得公司的出口額比上年增長了60%,個人取得了良好的受益同時,為公司也創造了巨大的價值。 四、留心路邊信息銷售人員通常風里來雨里去的奔波在市場與客戶之間,這不應該是一個痛苦的過程,行走在路上的時候不應該低頭匆匆前行,也不應該疲乏的在公車上睡覺,應該在欣賞路邊風景的時候,關注來自路邊的客戶信息。 馬路上有客戶?當然有!一個路牌廣告透漏的信息,一個店名稱透漏的信息,一個電臺廣播里面的廣告透漏的信息......其中的某條信息就有可能成為你的客戶,你接受到每條信息后應該做的就是判斷這條信息與你的業務有沒有關聯?善于抓信息也是銷售人員成功的一個重要因素。 案例:某軟件公司銷售人員楊某,在外出的路上看到一個政府某部門的辦公樓,該部門屬于公安局下屬的出入境管理處,一般出入境管理處相對獨立,相關的業務和軟件都經過國家部位統一配備,應該沒有什么商機。 到公司后,楊某立即通過114臺查到了該處的,一個過去,果然得到了沒有相關業務需求的回答,但在楊某的仔細詢問后,了解到他們目前還沒有一套成型的辦公系統(OA),于是建議他們上一套該系統,并講解了系統的優點,客戶有了興趣,于是楊某取得了上門拜訪的機會。 幾次交流下來,楊某成功的簽下了這個單。 同事們說都曾經路過該辦公樓,但是就沒有去關注它。 因此,機會從很多人的身邊流走了,機會最終還是留給了有心人。 五、充分發掘自己的社會關系資源六、細心留意他人的談話信息七、通過客戶結識新的客戶